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皮肤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7-17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雪亮从事中医临床、科研、科普工作30余载,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同时博采众家,思路广阔,提倡标本辨证、名方合用,擅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闫某,男,10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小便不畅10年。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小便涩痛,渐至小便不通,靠尿管排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曾予数种西药内服、外用,效不显著。现尿道黏膜糜烂,反复破溃结痂,尿道粘连,伴疼痛,尿道黏膜脱落堵塞尿道,每日插尿管配尿袋上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口干,食欲不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舌尖舌边红,脉沉数。患儿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病史,母亲否认怀孕期间有感染性疾病用药史、否认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诊断:中医诊断为癃闭(水热互结,阴虚型),西医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治法:清热利水养阴。
 
处方用导赤散合猪苓汤加减:生地黄10g,通草3g,淡竹叶10g,炙甘草10g,猪苓15g,茯苓10g,滑石粉10g(先煎),泽泻5g,阿胶5g(烊化),白茅根15g,芦根10g,炒麦芽15g,炒莱菔子15g,鸡内金12g,金银花12g,桔梗10g。7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19日二诊:服药1周后,患儿小便较前明显通畅,疼痛减轻,小便仍需借助尿管。食欲好转,舌尖舌边深红,脉沉。上方去滑石、泽泻,加瞿麦10g、生白芍10g。14剂,水煎服,日1剂。
 
2019年1月2日三诊:自2018年12月27日至今未再插尿管,小便末端见少许血,夜尿2~3次。舌尖舌边深红,脉沉。前方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
 
2019年3月22日回访,诉三诊服药14剂后停药,小便基本正常,未使用任何药物,无不适。随访至2022年6月26日,未见复发。
 
按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皮肤病,发病率约为10万分之一,包括单纯型、交界型、营养不良型和Kindler综合征型4个亚型,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摩擦后的反复水疱、血疱及糜烂等,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没有特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法,预后不佳,基因治疗是目前该病的主要研究方向。该患儿累及尿道黏膜,反复破溃脱落阻塞尿道,故小便淋涩不通。张雪亮老师之前从未接诊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但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路给予治疗,效如桴鼓。
 
根据患儿舌脉,张雪亮老师辨证属心火亢盛,火热之邪与停聚之水相互搏结而成水热互结之证,水热之邪下渗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行,故用导赤散合猪苓汤加减以清热利水养阴。导赤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以生地黄清热凉血兼能养阴,通草、竹叶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甘草和胃清热、通淋止痛,四药相合,既能清热凉血,又能利水通淋,且利水而不伤阴。猪苓汤主利水清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利水清热,阿胶滋阴润燥。另外,地黄、竹叶、甘草、泽泻为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小补肾汤,补肾水降心火。白茅根可清热利尿、凉血生津;芦根通表里之气,可以导热下行,使热从小便而出,还能透邪外出、清热生津。金银花清热解毒,《本草纲目》言其能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患儿食欲不佳,以炒麦芽、莱菔子、鸡内金健脾开胃。肺为华盖,桔梗入肺经,用之以宣发肺气,肺气得宣,自然有助于小便通畅,寓提壶揭盖法之意。二诊小便明显通畅,症状大减,故改滑石、泽泻为更缓和的瞿麦,加白芍以养血敛阴止痛,与甘草组合解痉缓急。三诊效不更方。
 
辨证明确,诸药合用,故能14剂中药后拔除尿管,35剂中药后解除患儿十年顽疾,且至今如常人。(邓琼  北京心颐和中医诊所)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