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胃癌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刘沈林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案二则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6-12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国医大师徐景藩,长期从事脾胃病和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择刘沈林临证医案二则介绍如下。
 
医案一 胃癌术后案
 
郑某某,女,56岁。2018年4月1日初诊。患者胃癌术后近1年,曾行4个疗程化疗。吐酸,嗳气时作,胃脘不适,有冷痛感,口干。苔薄白,脉细。
 
诊断:(中虚气滞,气血不足型)胃癌(西医称胃癌术后)。
 
方药:太子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5g,广陈皮6g,广木香5g,炒当归10g,杭白芍10g,姜枳壳10g,紫丹参15g,枸杞子15g,北沙参15g,大麦冬12g,紫苏梗10g,法半夏6g,淡干姜3g,炙甘草5g,大红枣15g,蛇舌草30g。14剂,水煎日2服。
 
4月15日二诊:胃脘不适减轻,但近来嗳气频繁,咽部疼痛,食欲减少,脘腹痞胀,苔薄白,脉细。原方加旋覆花10g(包),代赭石15g(先),炒竹茹10g,淮山药15g,大覆皮10g,半枝莲15g。14剂。
 
5月3日三诊:嗳气缓解,上腹部无明显胀痛,苔薄白,脉细。方药:生黄芪30g,太子参15g,炒白术10g,淮山药15g,云茯苓15g,广陈皮6g,广木香10g,炒当归10g,杭白芍10g,京三棱10g,蓬莪术10g,仙鹤草15g,蛇舌草15g,炙甘草5g,大红枣15g。14剂。后继服原方,巩固疗效。
 
按本案肿瘤虽已手术切除,但瘀毒未尽。以归芍六君子汤为主方,气血同补,健脾和胃,可谓切中病机。《医方集解》云:“以六君子为君,加当归和其血,使瘀者去而新者得有所归;白芍通补奇经,护营敛液,有安脾御木之能,且可济半夏、陈皮之燥性耳。”方中又佐枳壳、苏梗以助疏泄;沙参、麦冬、枸杞补肝胃之阴;干姜能走能守,温中祛寒;紫丹参活血散瘀,破癥除瘕;蛇舌草清热解毒,抗癌消痈;再佐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之气,调和诸药。二诊患者嗳气频繁,咽部疼痛,此为胃虚有热,气逆不降,痰浊内生。方取旋覆代赭汤合橘皮竹茹汤之意,方中橘皮、竹茹一温一寒,旋覆花、代赭石一轻一重,皆有下气降逆之功;脘腹痞胀为脾虚气滞,在健脾益气的同时配以行气导滞,使脾胃升降相宜。正如清·黄元御所云“清气左旋,浊气右转”,只需轻轻一拨,枢轴运动恢复,则中气轮转,清浊复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气机和畅,诸症悉除。三诊时患者无不适主诉,此时癌至中期,当属正邪相持阶段,正气渐虚而癌毒踞留,刘沈林以扶正祛邪为治则,加入生黄芪补脾益气,三棱、莪术活血化瘀,仙鹤草等抗癌解毒,以甘草、大枣甘温培中,调和药性。
 
医案二 胰腺癌术后案
 
郑某某,男,70岁。2018年3月30日初诊。患者胰头癌姑息切除术后3月余。近3月来,每日腹泻不止,多则十余次,呈稀水样便,腹中鸣响,小便黄赤,面色萎黄,消瘦,不思纳谷,口苦。苔黄,脉细。
 
诊断:(脾虚湿滞型)胃癌(西医称为胰头癌姑息切除术)。
 
治则:先清化和中,分利水湿。
 
处方:煨葛根15g,炒黄芩10g,黄连3g,猪茯苓(各)15g,泽泻10g,车前子15g(包),炒薏仁15g,炒白术10g,炒防风10g,煨木香10g,广藿香10g,大腹皮15g,炒陈皮6g,焦楂曲(各)15g,干荷叶15g。14剂,水煎日2服。
 
4月14日二诊:大便仍水泻,平均日行8~9次,饮水后胃肠鸣响,痞胀不适,舌苔薄白,边有齿印,脉细。药用上方加炮姜炭5g,台乌药10g,川厚朴10g,肉桂3g(后下)。14剂。
 
4月28日三诊:大便每日4~5次,腹胀,胃脘痞塞,不思纳谷,口苦,舌苔黄腻水滑,脉细弦,肝脾两伤,湿热内阻,治拟苦降辛开,健脾运中。处方:川黄连3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广陈皮6g,炮姜炭5g,煨木香10g,砂仁3g(后下),江枳壳10g,大腹皮15g,炒党参15g,炒白术10g,猪茯苓(各)15g,车前子15g(包),广藿香10g,炙内金10g,蒲公英15g。14剂。药后患者大便日行1~2次,脘腹痞胀减轻,可少量进食。
 
按患者胰腺癌术后3月,癌毒已累及他处,3个月来苦于肠鸣泄泻,伴小便不利,不思纳谷,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质紫暗,舌苔黄腻,脉细弦。此为邪毒久踞而中气衰败,中焦运化无力而湿热内生,蕴结肠腑,下注魄门,故泄泻不止。初诊刘沈林以葛根芩连汤合四苓汤化裁,方中葛根升清止泻;黄芩、黄连清热燥湿;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薏苡仁等淡渗之品以分利水湿。方中配合防风、藿香祛风胜湿,芳化醒脾;白术、陈皮、大腹皮、焦楂曲理气健脾和胃,运化中焦。二诊患者饮水后腹中鸣响,苔白有齿印,脉细,此为脾肾阳虚之证。三诊患者腹泻已明显好转,日行4~5次,但仍有痞胀、纳呆,脉象细弦,清化湿热的同时,加入枳壳疏泄肝气,党参、砂仁、炙内金健脾行气。(叶柠远  南京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胃癌(9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