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神经衰弱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更年期情绪障碍病因 经典中医名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3-09-07
经典名方是中医药伟大宝库中的精华,是历代名医大家的经验总结。逍遥散作为千古相传的经典名方,在妇科临床中广泛应用,在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方面疗效确切。对逍遥散科学内涵的研究揭示,将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更年期情绪障碍现状
 
更年期情绪障碍:指发生于女性更年期的临床非特异性心理异常症候群,以心情压抑、悲伤、焦虑、强迫观念及躯体化等为主要特征,尤以抑郁最多见,发生率达30%~40%,中医属于更年期情志病范畴。据数据统计,绝经过渡期早期,28%~47%的女性报告出现抑郁症状,这一时期抑郁症状增加的几率高于绝经前阶段;女性在更年期或绝经后早期患重度抑郁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时期高出2~4倍。广泛性焦虑症在人类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病率为6.2%,且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5~2倍;女性群体中,年龄在45岁至54岁之间的发生概率最为显著。笔者团队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更年期门诊的更年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更年期女性情绪障碍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情绪障碍现状:910例更年期女性中591例存在情绪障碍,检出率为64.95%,其中单纯抑郁98例,占比10.77%;单纯焦虑70例,占比7.69%;抑郁焦虑共病423例,占比46.48%。由此可见,在更年期女性中情绪障碍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它对于女性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和身体状况等都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但是在临床却极易被忽视。鉴于此,探究更年期情绪障碍的致病原因,让更年期女性的焦虑和抑郁负面情绪得到重视和改善,提高其生活和身心的满意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更年期情绪障碍病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1977年被提出,该模式认为人类患病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而引发的。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发生机制一直存在争论,目前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并提出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相关学说,包括雌激素撤退学说、神经递质学说、多米诺骨牌学说和社会心理学说等。
 
神经递质学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分布于脑部许多不同区域及核团,参与情绪的调节,主要包括5-羟色胺(serotonin,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多巴胺(dopandne,DA),突触间隙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减少或功能失调是抑郁和焦虑情绪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大量研究证实5-HT、NE和DA相互紧密关联,三者分泌水平失衡和功能紊乱是诱发更年期情绪障碍的重要原因。笔者团队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结果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下降学说相符。
 
雌激素撤退学说此学说认为情绪障碍的出现继发于生殖激素的改变,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研究发现,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其内在机制与雌激素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和对神经递质生成、代谢的调节作用有关。笔者团队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女性进入更年期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可能与E2水平降低和FSH水平升高相关,且可能是通过降低5-HT和DA的表达水平而诱发更年期女性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多米诺骨牌学说多米诺骨牌学说仍然支持低雌激素与情绪障碍的关系,但不认为其为直接因素,而认为与低雌激素相关的躯体症状(如潮热、盗汗、失眠等)是更年期情绪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者推测更年期躯体症状和情感障碍是双向关联的,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笔者团队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研究结果提示了更年期躯体症状可能与情感障碍相关。头痛、心悸、性交痛、疲乏、失眠、肌肉关节痛以及潮热汗出是更年期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心理学说认为更年期女性情绪障碍的发生受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调节,其中生物因素是该病的生理基础,社会心理因素可以诱发甚至直接致病更年期情绪障碍。女性进入更年期性激素分泌下降,月经周期不规律或完全停止,发生不可避免的躯体老化、健康问题和个人形象的改变,同时伴有退休、子女离开身边或父母去世等家庭结构和社会事物的变化,这种随之而来的无力、失落和空虚无助的感觉对更年期阶段女性的情绪影响十分巨大。笔者团队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研究结果提示更年期情绪障碍可能与社会支持情况相关。
 
中医对更年期情绪障碍的认识
 
“更年期情绪障碍”为西医病名,历代中医古籍中无类似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定义、临床表现、转归及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本病相关症状可散见于古代中医“百合病”“脏躁”“郁证”和现代中医“经断前后诸证”等病症范畴。对于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病因病机尚未完全统一,女子进入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加之冲脉与肝、脾经交汇于三阴交,与肾经下行支并行,任脉与肝经交汇于“曲骨”,与脾经交汇于“中极”,与肾经交汇于“关元”,故冲任的疾病又多与肝、脾、肾有关。笔者团队通过聚类分析463例更年期情绪障碍患者的有效中医四诊信息,并结合专家意见,将更年期情绪障碍划分为5种证型,即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肾不交证以及痰瘀互结证。由此可知,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其发病多以肾虚为本、肝郁为标,伴随心、脾等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形成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并相互影响,最终导致更年期情绪障碍的发生。
 
逍遥散在更年期情绪障碍中的应用
 
逍遥散始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由张仲景《伤寒论》之四逆散和《金匮要略》之当归芍药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柴胡加薄荷疏肝为主,是逍遥散调节情志的主要构成,而当归加白芍以养血为主,发挥的是辅助作用,柴胡、白芍、当归、薄荷这四味归肝经的中药是逍遥散能够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的物质基础。诸药合用,肝脾同调,达疏肝理气、健脾养血之功。近年来实验研究从分子蛋白水平揭示,逍遥散通过纠正肝主疏泄的功能,调控中枢—杏仁核和海马的兴奋—抑制失衡,重建体内“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稳态,治疗肝郁脾虚型更年期情绪障碍疗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逍遥散药物的有效成分可发挥抗抑郁、保护脑神经、调节神经递质的作用,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疗效显见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加减化裁。气郁较重者,加香附、郁金、陈皮疏肝理气;肝郁化火者,加牡丹皮、焦栀子疏肝健脾兼清郁热;心烦失眠甚至彻夜难眠者,加生龙牡、磁石、朱砂重镇安神;情绪抑郁严重者,加夜交藤、合欢皮解郁安神;郁火伤阴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百合养心安神;气郁痰阻、咽喉不利者,合用半夏厚朴汤;胆郁痰扰、胆怯易惊者,合用温胆汤;病久耗伤气血,虚热内扰,心烦失眠者,合用酸枣仁汤;气血亏虚、悲伤欲哭者,合用甘麦大枣汤;肾精亏虚、阴虚内热者,合用二至丸等。
 
一项纳入11个研究的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Meta分析(元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激素替代疗法。另有纳入5个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不良反应率比激素替代疗法更低。周雨禾等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逍遥二仙汤加减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肾虚肝郁证)患者,可有效减轻情绪障碍及相关症状,并能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及雌激素,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为证实逍遥散在更年期情绪障碍治疗方面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更年期是女性出现情绪障碍的敏感窗口期,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特征,焦虑、抑郁症状还会影响或加重更年期患者的睡眠障碍,加重心理困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严重隐患。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体系和整体观念在更年期疾病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及应用。逍遥散既补肝体又疏肝用,气血兼顾,肝脾并治,使得气机调达,营血充盈,百症皆除。因此,应用逍遥散治疗更年期情绪障碍是可行的、有效的。(冯晓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Tag标签:

上一篇:多寐之证治以益气扶脾升清降浊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