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目前临床缺乏对其系统性的研究,患者一旦患病,就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治疗,其治疗以化疗为主,但经常伴随出现化疗不耐受、化疗后骨髓抑制、化疗后胃肠道副反应等问题,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欠佳。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名中医夏斌运用归脾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脾肾两虚、气血亏损证型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化疗后患者,疗效甚好,兹介绍验案一则如下。
陈某,男,65岁,因“反复神疲乏力,心悸怔忡1年”于2023年5月11日就诊。患者1年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神疲乏力、心悸怔忡入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已化疗6次,2023年4月2日最后一次化疗后出现发热,又入院治疗,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脓毒血症、感染性发热、肠道菌群失调、肝功能不全,予以升白细胞、输注血小板、抗感染、保肝等对症治疗,发热好转后出院。患者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诉无法耐受化疗,强烈拒绝再行化疗,为寻求中医治疗遂来诊。刻下: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昏心悸,少寐,饮食如常,二便调匀。舌瘀红,苔白黄,脉细弱。体格检查:血压88/62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5次/分,律齐,腹软,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15×109/L,中性粒细胞3.4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6.4%,红细胞2.88×1012/L,血红蛋白浓度96g/L,血小板705×109/L。
诊断:西医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中医诊断为癌病(脾肾两虚,气血亏损)。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方用归脾汤合玉屏风散加减:人参片10g,麸炒白术15g,黄芪15g,当归15g,茯苓15g,炒酸枣仁15g,龙眼肉15g,白花蛇舌草15g,白芍15g,灵芝15g,炙甘草3g。7剂,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温服。嘱患者劳逸结合,慎防感冒,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不宜食过咸、过甜、过于油腻等助湿碍脾之物,嘱忌食萝卜,以免影响人参疗效。
5月18日二诊: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昏减轻,活动后心悸,睡眠尚可,饮食如常,二便调匀。舌瘀红,苔白黄,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23×109/L,中性粒细胞3.6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8.3%,红细胞3.21×1012/L,血红蛋白浓度108g/L,血小板452×109/L。
守初诊方去炒酸枣仁15g、龙眼肉15g,加生地黄15g、防风6g。7剂,日1剂,用法同前。生活调理、饮食宜忌同前。
5月25日三诊: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偶有头昏,活动后心悸好转,饮食减少,二便调匀。舌瘀红,苔黄,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8.61×109/L,中性粒细胞5.7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6.7%,红细胞3.28×1012/L,血红蛋白浓度109g/L,血小板345×109/L。
守二诊方去生地黄、防风,黄芪加至18g、白花蛇舌草加至18g,加砂仁6g、建曲15g。7剂,日1剂,用法同前。生活调理、饮食宜忌同前。
6月1日四诊: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偶有头昏,活动后心悸好转,饮食减少,二便调匀。舌瘀红,苔黄少津,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17×109/L,中性粒细胞4.5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3.1%,红细胞3.37×1012/L,血红蛋白浓度113g/L,血小板227×109/L。
守三诊方去白花蛇舌草、建曲,加麦冬15g、半枝莲15g。7剂,日1剂,用法同前。生活调理、饮食宜忌同前。
6月8日五诊: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好转,头昏已止,咽咸不适,活动后心悸减轻,饮食增进,大便成形,1日1次,尿出灼热。舌瘀红,苔黄少津,脉细弱。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20×109/L,中性粒细胞3.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1.3%,红细胞3.45×1012/L,血红蛋白浓度116g/L,血小板242×109/L。
守四诊方将人参片10g换成党参片15g,黄芪增至30g,去砂仁,加龙眼肉15g。7剂,日1剂,用法同前。生活调理、饮食宜忌同前。
按 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其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均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发热、颈下淋巴结肿大、急性腮腺炎等,发作时间较急,病情较重。有研究表明,中医药的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记载,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归于“癌病”范畴,癌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由于正气内虚、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饮食失调、宿有旧疾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郁、血瘀、痰凝、湿浊、毒聚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脏腑,相互搏结,日久渐积而成。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情错综复杂,病势日益深重。
本例患者系化疗后出现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为骨髓抑制所导致。初诊患者症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活动后心悸,饮食如常,二便调匀,舌瘀红,苔白黄,脉细弱。《医宗必读》提出“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肾主骨生髓,白血病与肝、脾、肾三个脏腑气阴两虚密切关联,又因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故脾肾两脏尤为重要。本例患者癌病日久耗伤机体气血精液,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两虚,脾主肌肉,脾虚肌肉乏养,加之气血亏损,四肢百骸失养,故可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昏。气血不足,心脉失充,神无所主,故可见心悸,睡眠少寐。舌瘀红,苔白黄,脉细弱,均为脾肾两虚、气血亏损之象。
本例癌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患者病程长,且为化疗后,病机以本虚为主,易复感外邪。治疗上急需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以维持患者脏腑功能。故夏斌初诊方选归脾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方中选用人参大补元气,健脾补肾,养血安神;白术益气健脾;黄芪补气养血,益卫固表;当归补血养心;茯苓健脾宁心;酸枣仁宁心安神,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抗肿瘤;白芍养血疏肝;灵芝补气安神;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11味药相互配合,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之功。嘱患者注意生活调理、饮食宜忌,强调忌食萝卜,以免影响人参疗效。
二诊患者头昏减轻,活动后心悸,睡眠尚可,其余症状同前,故守初诊方去酸枣仁、龙眼肉,加生地黄以滋肾养阴,防风疏风固表。
三诊患者偶有头昏,活动后心悸好转,饮食减少,二便调匀,舌瘀红,苔黄,脉细弱。患者头昏心悸减轻,气血有所恢复,故少量增加黄芪、白花蛇舌草用量,期扶正驱邪共进。患者饮食减少,考虑患者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故守二诊方去生地黄、防风,加砂仁、建曲理气化湿、健脾和中。
四诊患者症状同前,但见舌瘀红,苔黄少津,脉细弱。考虑患者阴液亏损,尚未恢复,故守三诊方去白花蛇舌草、建曲,加麦冬益胃生津,以半枝莲易白花蛇舌草继续抗肿瘤。
五诊患者神疲乏力好转,头昏已止,活动后心悸减轻,饮食增进,诸症悉减,病势趋于好转,气血逐渐恢复,故于四诊去人参、砂仁,加以党参补脾养血,龙眼肉补益心脾,增加黄芪用量,加强补气养血、益卫固表之功效,有利于患者病情。
癌病大多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视,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化疗等常规治疗难度增加,疗效差,而中医在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患者体质、减少毒副作用、缓解临床症状上有其特有的优势。(张攀 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
|